close
硬餌擬餌(Hardbait)的系統分類,主要有以下七種:
1.鉛筆路亞(Pencil )
Topwater ,落水後與晃餌過程皆在水面的泳層,為水面系的路亞。適合在開放性水域、水草上方以及其他類似水域。 藉由路亞前進所濺起的水花吸引魚類,或者固定的之字型方向前進/ \ / \ /。

2.潑水路亞(Popper )
Topwater ,落水後與晃餌過程皆在水面的泳層,為水面系的路亞。魚體吻部有一凹槽,能使釣手在晃餌的同時,藉由此凹槽拖曳撞擊水面產生大小不一的水花或者產生氣泡,進而引起魚兒攻擊的慾望。移動的方式依照路亞的配重設計可分為直線型移動以及之字型移動兩種。

3.顫泳型路亞(Vibration)
在水中游動是以非常微小左右抖動的方式活動,看起來像是在顫抖一般因此得名。Vibration路亞都是沉水型(sinking) 。 釣者可以藉由拋投時假餌落水後讀秒的方式,控制泳層深淺,也難怪有人將這種路亞稱為『全泳層路亞』。

4.擾(攪)泥型路亞(Crank)
特徵是有一片相當突出的大舌板,因此在拖曳晃動的時候,可以壓水做出誇張的泳姿。 Crank都會在身體內部配備響珠,移動時能發揮聲響,碰底時因其舌板和水底攪拌產生泥霧,使假餌本身看起來正在進行挖掘的動作,這是其稱作「擾泥型路亞」的緣故。

5.魚型路亞(Minnow)
最早的人工擬似餌就是以鰷魚的外型來仿製的,所以魚型是所有擬餌當中最為擬真且最基本的一型。 除了簡單的拖曳就能讓它搖擺前進之外,藉由釣者抽動釣竿的動作產生如「竄逃」、「仰頭」、「翻身」「跳出」水面等動作,晃餌的動作比軟餌簡單許多。路亞舌板位置與角度影響潛入水中的深淺。
舌板位置位於嘴部前端下潛深度較深;若舌板位置位於下巴處下潛深度較淺。
舌板配置的方向與魚體形成的角度愈大,下潛深度愈深;反之,則較淺。
舌板面積愈大,下潛深度愈深;反之,則較淺。
舌板面積愈大,下潛深度愈深;反之,則較淺。

6.鐵板路亞(JIG)
主要材質為鉛、鐵板、鐵片製成。
可運用於海水、淡水。
短型鐵板、湯匙路亞的動作較緊湊;長型的款式動作則較大、較長。
鐵板、湯匙路亞的重量取決於釣場深度以及魚種。

7.複合式路亞(Spinner bait、Rubber Jig)
Spinner bait:
複合式旋轉亮片是由、鋼絲、旋轉亮片、重量鉛、橡膠條所組成,在水中拖曳會使鋼絲上的亮片快速轉動,一明一暗的效果會讓對象魚誤認路亞是小魚群而張開大嘴索食! n此路亞因鉤尖朝上,而上方的鋼絲組能排除水草障礙,減少掛底的妙用,所以可以拿來攻擊水草區、枯木堆等釣點,另可在釣鉤掛上蛆型軟餌增加吸引力。

Rubber Jig:
特色為裙擺的部分有類似大鬍子、捲毛的裝飾物。
鉤子則隱藏在裙擺裡面,也可以加上軟餌在鉤子上面,增加誘魚效果。
鉤尖前端有毛刷的裝置,可有效避免掛底的機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